摘要
六朝时期,山岳文化景观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3世纪初,江南山岳的文化景观主要是湘山、九疑、会稽等山的虞舜、大禹遗迹,以及大大小小并不知名的山神祭祀.6世纪末,这些祭祀景观仍然存在,也出现了新的祭祀内容(如国山碑),但最引人注目的显然已经是林立于山中的寺院和道馆,以及与后者有关的山中神仙洞府体系.与此同时,山中寺馆的兴起,使得"山中"成为一种特殊文化场所,类型多样的山林文献记述也开始出现并大量积累,并影响到中古类书的知识分类.宗教信仰与政治权力两种力量共同塑造了这种景观差异和文化变动,前者是道教、佛教向山林开拓的结果,后者则是以建康为中心的新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山中"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地理格局,并成为与六朝历史关系密切的内容.
关键词
山林 /
寺院 /
道馆 /
祭祀 /
六朝
{{custom_keyword}} /
魏斌.
山中的六朝史[J]. 文史哲, 2017, 0(4): 115-129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