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骈文地位之反思

吕双伟

文史哲 ›› 2016, Vol. 0 ›› Issue (1) : 84-93.

PDF(652 KB)
PDF(652 KB)
文史哲 ›› 2016, Vol. 0 ›› Issue (1) : 84-93.

汪中骈文地位之反思

  • 吕双伟

摘要

处在儒士与文人之间的汪中,生前没有以“四六”或“骈体”之名获得赞赏,也没有留下骈文批评话语.去世后,其骈文虽获得了某些赞誉,但多与其古文、诗歌并列,或与胡天游、洪亮吉、袁枚等并举,并无独尊地位.在骈文意识高扬和创作中兴的乾隆时代,汪中对骈文无动于衷,正是他为文不专一体的结果.其文多以四言行文,少用六言,句式整齐却不求工整对偶,基本不用四六隔句对;语言精炼,骈散兼行;意蕴深厚,风格雅洁,具有东汉魏晋之文的特征.在乾嘉时代,这种文章不被视为骈文正宗,因而较少入选当时的骈文选本.道成以来,随着骈散兼行、骈散交融思想的深入,汪中的骈文地位才逐渐提高,但极少独尊.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文学史和骈文史,绝大部分将其视为清代骈文成就最高者,赋予其独尊地位,个中原因值得反思.

关键词

汪中 / 骈文 / 不专一体 / 骈散兼行 / 骈散合一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吕双伟. 汪中骈文地位之反思[J]. 文史哲, 2016, 0(1): 84-93
PDF(65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