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三书”说

王海利,王庆

文史哲 ›› 2014, Vol. 0 ›› Issue (5) : 70-81.

PDF(772 KB)
PDF(772 KB)
文史哲 ›› 2014, Vol. 0 ›› Issue (5) : 70-81.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三书”说

  • 王海利,王庆

摘要

“六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字学分析汉字结构方式而总结出来的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是中国最早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通过对“六书”说、“三书”说进行详细的历史考察与评述,并结合西方学界文字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将我国传统的文字学研究置于国际比较文字学视野下,能够深入地探讨文字创造背后的理念和方法,进而推动我国文字学研究的进展.鉴于我国现有的“六书”说、“三书”说,以及“西洋三书说”,多是对现有文字进行结构分析所得出的分析模式,忽略了对古人造字时所持的理念和方法的分析,故可以提出新“三书”说:一日图绘.古人造字首先采用图绘,将实物的形象描绘出来,即绘物成文.二日假借.通过借形表音创造文字.假借是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一切文字的发展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三日后假借.有的文字体系沿着假借继续向前发展,逐渐淘汰图绘文字,发展成为表音节的音节文字和表音素的音素文字(二者合称拼音文字);汉字则采用了形符和声符的组合,从而创造出形声字.到秦汉以后,汉字体系发展成熟,成为一种既表形又表音的独特文字体系.至于文字在后假借阶段向哪个方向发展,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历史的、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存在优劣之别.

关键词

文字学 / 六书 / 三书 / 比较文字学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王海利,王庆.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三书”说[J]. 文史哲, 2014, 0(5): 70-81
PDF(772 KB)

536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