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

官美堞

文史哲 ›› 1988, Vol. 0 ›› Issue (6) : 3.

PDF(741 KB)
PDF(741 KB)
文史哲 ›› 1988, Vol. 0 ›› Issue (6) : 3.

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

  • 官美堞

摘要

古代颜神镇(即今之博山)田少土瘠,本(农)业不足,但拥有丰富的地下矿藏。从宋朝开始,颜神镇出现了煤炭业和陶瓷业,元末明初又出现琉璃和玻璃业,是为此镇的三大工业。工矿业的兴起推进了交换的发展。早在金元时期,颜神镇的商业已相当发达|到明清时期,工商业均居全国前列,且萌发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明中期以后,由于矿工同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愈演愈烈,遂于弘治年间在颜神镇设行台,清雍正年间又置博山县治,使之成为“都会”之所,借以加强控制。与此同时,颜神镇的工商业也步入困境。清康乾时期,颜神镇的工商业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及至鸦片战争以后,这里的民族工业遭到外资的摧残,仅有过短暂的振兴。解放后,博山才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官美堞. 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J]. 文史哲, 1988, 0(6): 3
PDF(741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