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 中国传统史学把魏晋南北朝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的中衰阶段。这种观点,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以所谓“五胡”为外敌,强调他们对黄河流域的破坏,忽视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贡献|二是认为魏晋南北朝长时期的分裂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阻滞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总体上说,对这三百几十年的巨大进步估计不足。现代史学的进步,未能排除这样那样的斗争形势对视野的限制,致使真正的“对伟大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蒙受很大的蔽锢。抗日战争前后的有些史学论著,称十六国和北魏为“僭伪诸国”,其意似在借以激发对帝国主义的同仇敌忾,反对民族压迫,但这并不正确。解放以来新出版的通
洪廷彦.
再谈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J]. 文史哲, 1987, 0(1): 12-14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