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诺曼·梅勒生于1925年,是最能反映时代重大问题的美国当代作家。梅勒具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他写作小说、散文、政论等,并创造了一种综合历史、小说、独白、论战为一体的新的文学形式。诺曼·梅勒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有《裸者与死者》(1948),描写驻太平洋一个岛上的一支部队,书中反映了大量的政治事件,通过对三个军官的描写讽刺军队里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现象|《北非海岸》(1951),通过对居住在一所公寓里的资本家、“马克思主义者”、托洛茨基分子、好莱坞演员等各种各样的没落人物的描写,反映革命的政治力量的失败|《鹿园》(1955),描写一个好莱坞电影明星、电影剧作家等聚居的场所,揭露、讽刺虚无主义、懦弱无能和欺骗伪善等美国的社会现象|《一场美国梦》(1965),描写一个杀死自己妻子的凶手的荒唐生活,最后逃出法网,通过一系列强烈的凶杀、色情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希泼斯特”的形象|《我们为什么在越南?》(1967),描写一场在北极圈内猎熊的故事,转弯抹角地反映了越南战争。散文作品有《我自己的广告》(1959),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目的是要“在我(他)们的思想意识中闹革命”。在这个文集中有一篇具有关键性的文章,即我们在这里介绍的《白色黑人》。梅勒在这篇文章里评述了美国的存在主义者,即“希泼斯特”。这篇文章之所以被一些批评家称之为“关键性”,因为它不但使我们了解作者本人的思想,并且有助于我们研究、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文学作品的倾向、思潮,乃至语言、风格,有助于了解50-60年代以来美国青年中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动。梅勒的其他散文作品如《总统的文件》(1963)、《食人肉者与基督教徒》(1966)、《性的俘虏》(1971)等也都是一些评论文章。诺曼·梅勒的报导文章有关于一次群众游行的《夜晚的军队》(1968)、关于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总统的会议的《迈阿宓和芝加哥之围》(1968)、关于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月球上的一场火灾》(1971)等。
陆凡.
评诺曼·梅勒的《白色黑人》[J]. 文史哲, 1979, 0(2): 71-75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